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清朝初期打得过日本吗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清朝初期打得过日本吗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清朝时期曾和日本发生过甲午战争,当时清政府扶持洋务运动的李鸿章,建立了北洋海军。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之后,北洋水师与日本的战舰在海上展开了激烈的战争。但是,由于清军内部的腐败,许多舰艇上的炮弹都有质量问题,而且清朝军队平时疏于训练,打仗时没有能发挥水平,被日本的海军击沉了多艘战舰。甲午战争之后,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马关条约》。
就数量的比较,甲午战争时,日军陆军共动员的240616人,实际到战争结束,投入了大约17万人。清军全国范围内,大约是20万的八旗,5、60万的绿营,但是已经腐朽不堪,勉强可做地方维持治安之用,全无作战能力,可以忽略不计。实际可用主要是各地练军和勇营,甲午战争爆发前,中国各省练、勇两军人数349700人。战时各地方督抚又紧急招募了一些,由于缺乏统一统计,新招募的部队数量总数并无定论,在辽东和山东两个主战场,募集的新军大约各是1万多人。
如果单纯比较数字,清军确实比日军略多一些。但是清军战前也是分散各地驻防,当时国内又缺乏铁路,机动不便,加上清军的后勤体系还是非常原始的粮台制度,所以实际投入战场的部队很有限,好几次关键战斗清军实际处于劣势,比如平壤之战清军是1.3万,日军是2万,日军拥有兵力优势。
从装备角度比较,清军的装备也很混杂,从现代步枪到冷兵器一应俱全。清军的火炮也是根据太平天国战争时期的经验,以轻便的小口径火炮为主,这严重限制了清军的火力输出。
而日军的单发步枪虽然不如清军的连发枪,但是总体水平和清军平均水准相当,而且口径统一,便于后勤补给,同时日军的炮兵部队已经向西方学习,统一装备了75毫米火炮,炮兵火力远超过清军,比如平壤战役时日军的60门75毫米火炮轻松的压倒了清军的18门75毫米火炮。
在指挥上,日本已经完成近代化的改革,军队建立了参谋体系,统一制定战略、统一指挥。而清军则甚至连统一指挥都做不到,没有统一的司令部进行战略制定、协调,各地部队甚至需要自己设立粮台,友军之间调拨有事需要耗费大量笔墨官司。在战场上还出现过地方官员为保护本地利益,将部队调离战场的事情。
双方军官对于现代战争的认识也完全不同。清军基本还是老一套战术,所以即使有限几次兵力优势的战役,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,白白在正面阵地上消耗兵力和士气,最后一无所获。
而比较士兵的训练和战斗意志,清军还是募兵制,当兵不过是一种谋生职业,缺乏为国家为荣誉而战的概念,出征时有很多士兵畏惧上战场而痛哭流涕。除少数部队外,训练也严重不足。特别是新招募的部队,连枪都不大会用,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。
所以清军最后失败也就不奇怪了。
清朝的军队数量的确比日本多。甲午中日战争清朝的军队有63万人,而日本只有24万人。
清朝后期政治腐败,军队人员素质差,武器水平落后,八旗子弟兵贪生怕死,再加上没有百姓的支持,战争往往都是失败告终。
纸面上的强弱没有意义。
越南战争,论实力对比越南可以亡国了。
甲午海战,日本海军突袭北洋水师,加上战术得当,技术略优,从而击败北洋水师。
后继的战争中,其它三支水师,仅最远的广东水师派了两艘小艇助战。(李瀚章时任两广总督)
个人认为,以日本海军当时的实力,跨越海峡进攻北洋水师,虽然偷袭得手,但后继乏力。毕竟跨海作战补给是个问题。
南洋、福建、广东三支水师如果全力以赴同仇敌忾,对北洋水师进行水兵补给、维修、排雷布雷,对日本海上补给线进行骚扰。日本必败。
可惜清政府各派系没考虑日本人的野心不仅仅是北洋水师和东北,反而因为与李鸿章淮系有隙,坐观其败。最终导致数十年连续被日本欺凌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朝初期打得过日本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清朝初期打得过日本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